中小品牌手机企业又一次 被加速消亡
近日,百立丰(LePhone)手机董事长黄明权对媒体表示,3G市场如甩货不及时将会死掉很多中小品牌企业。高端市场需要巨大投入支撑难以为继,低端现在又被酷派、小米等企业打成了红海市场,因此对于中小品牌而言,需要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共同合作细分市场才有机会。黄明权预计,目前国产手机品牌有500-600家,预计2015年底前将缩水至50家左右,90%以上国产手机品牌都将消失。
需要承认的是,大量的库存容易导致资金周转紧张,影响企业盈利甚至存亡。也需要承认,一些大品牌手机企业打出低价策略,确实挤占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此外,4G手机在研发、上游产能获取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门槛,对小手机厂商挑战较大。
但这些并不能直接得出中小品牌手机企业加速消亡的结论。
第一,4G时代到了,并不代表3G手机没有市场,都成了尾货要马上甩。先不说4G刚刚起步,尚未普及。就是在快速普及的过程中,也是循序渐进的。联想副总裁张晖就曾提出观点,3G不是清理库存,在四、五级市场仍有很大空缺。
第二,酷派、小米等挤占中小品牌企业的市场空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多中小企业生存下来,自有其差异化之路。运营商取消补贴,将会使传统运营商合作品牌加大社会渠道拓展力度,也会挤占市场空间。但我相信,大品牌企业有张良计,小品牌厂商就有过墙梯。
第三,4G的高门槛只是会降低小品牌的跟进速度而已。根据工信部入网数据,截至今年3月份的时候,有4G手机入网的厂商不到30家,基本都是大品牌,但是到6月底,已经有90家左右。小品牌登场,才是4G繁荣与普及的开始。
无论大小,旧品牌持续消亡,新品牌不断诞生,一浪推一浪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这样的,基业长青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无论看好还是唱衰,很难改变这种浪潮式的规律。
2006年,随着西门子手机转手,科健、高科、熊猫等第一代国产大品牌手机退市,业内专家敏锐得出判断:手机业是核心技术上的比拼,技术含量低或不具备核心技术的手机厂商必然在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中被迫退场,甚至有些会在核心技术的缺位下胎死腹中。近两年,手机行业空前繁荣,光是TD制式的手机厂商就有三四百家,有多少有核心技术?又有多少不是在打价格战呢?小米等互联网手机没有核心技术,打着价格战,却成了胜者。
我相信这6年间有很多企业退场或者即将退场,有大品牌如诺基亚、摩托罗拉、波导等,也有很多根本叫不上名字的中小品牌。但是,同样会有新的大品牌(如苹果)、小品牌前仆后继。
所以,建议大品牌厂商在判断中小企业命运的时候,也思考一下自己的前途。比如百立丰,主打海外市场,手机已经销售到33个国家,随着全球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中华酷联等更大品牌企业出海,也将受到市场空间的挤占。在国内依赖三大运营商,运营商补贴的压降,也需要快速进行渠道转型来应对。
中小品牌手机企业这种长尾市场会长期存在,逐渐减少的或将是手机制造商
1、保守的看,手机制造商减少,手机品牌商保持一定数量
有必要把手机品牌商与代工厂商分开来看。后者是纯粹的制造业。制造业成本较高,进入难度较大。典型的B2B企业,利润微薄,靠规模取胜,如富士康。手机可以有各种设计方案,但在制造层面却比较标准化,也更容易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与专业化分工将推动着手机制造商的数量不断减少。用户需求多样化,为大小手机品牌商都提供了生产空间。不可避免的,一些中小品牌厂商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同时,也会有一批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手机厂商走上舞台,如锤子手机、美图秀秀手机等。
2、激进的看,手机制造商大大减少,手机品牌商大幅增加
激进看法的前提是对新技术发展充满信心。
一个是3D打印技术。如果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手机成为可能,那么大量的手机制造业可以关门大吉了,或是转型,但无论怎样,不再需要那么多制造企业。Optomec公司2013年在美国和亚洲获得多项关于打印高导电性电路、被动结构(如电阻、天线)、细微结构电子产品等专利,正在向打印手机方向努力。
另一个是Google模块化手机项目。将所有的组件都做成模块,消费者买到的是模块,不再是整机或者零件,就好比电脑DIY市场一样。不仅仅降低成本,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用户需求激活逐步引爆产业的旺盛,上游厂商不但可以直接把生产好的模块卖给整机生产的厂商,还能够直接在电子卖场的渠道铺货,直接销售给用户。手机整机制造商面临危机。
如果两项中的任何一样实现,形成一定的规模,都会大大减少手机制造商的数量。同时,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做手机变得越来越容易,就会有越来越多中小品牌甚至个人进入这个领域,品牌商数量将大幅增加。
作者微信公众号:陈述(mhy_chenshu),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