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商动态

“连接一切”,它能连接人性吗?

字号+作者:鼎读财经 来源: 2021-12-07 08:47:18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其实和中国古老的东方思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儒家就很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强调,甚至让西方人认为,关系这两个字不能用rela'...

连接一切,腾讯的口号与该商业帝国的主旋律。连接,是建立在关系上的。连接,它的聚焦不在于 个体 ,而在于:关系。

东西理论上的合流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的论断。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这一论断是有好几层意思,比如说,张三之所以成为张三,是因为他的 社会化过程 的结果 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而这些教育显然是附着在 关系 上完成的。还有一层意思其实也成立:每个人,都是另外的人的亲人、友人、同事等。当失却这张关系网后,这个人就不再成其为这个人。

社会,本来就是一张巨大的网络,每个人,都在这网络里成为一个节点,不断地与他人互动。互动的结果,在影响着他人,也在影响着自己。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其实和中国古老的东方思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儒家就很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强调,甚至让西方人认为,关系这两个字不能用relationship来翻译,而非得翻译成 guanxi 才行 儒家对 关系 的重视,西方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位美国哲学教授安乐哲就这样认为。他甚至提出,儒家这种关系哲学,才是化解后现代社会种种矛盾的有效哲学思想。因为西方主流的价值观和思想,是倾向于 个体 而非 关系 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儒家已经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术语,强调的就是 关系 。孟子甚至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句被朱元璋看着极其不爽的话语,讲的也是关系哲学。儒家的核心要义 礼 ,指的不是礼貌,而是人和人的关系:基于你在整个社会上的位置你所应该具备的行为。而位置,来源于社会网络,来源于关系。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 社会网络学 这门学科慢慢被建立起来,伴随着互联网社交网络的发达,这门学科里的几个名词忽然变得耳熟能详。比如说,弱关系。这是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的发明。相对应的,肯定有所谓 强关系 ,在这个概念上,华裔学者边燕杰用力颇深。格兰诺维特其实最重要的著作除了《找工作》这本书以外,还有一本名为《镶嵌》的著作同样极具学术影响力。在这本著作里,格兰诺维特表现出一种 中庸 的立场:他既不认为人完全是靠各种关系来决定的(人有自由选择),也不认为人是可以孤立在社交网络之外的。所谓 镶嵌 ,就是在他眼里真正的人和庞大的社交网络之间的关系本质。

互联网的连接

几乎所有用过互联网的人都会承认一点:互联网从一开始的工具,慢慢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最终变成了生活的本身。而互联网对我们改变最大的,就是我们和他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早年的互联网,无论是门户还是搜索,人只是信息接收者或匿名的信息找寻者。虽然大量的行为数据可以记录,但人对这种记录的感知度并不高。这个时候,互联网更像是一种工具,它只是提高生活效率的一种法门,真的忽然没有了,问题并不很严重。

社交网络兴起后, 关系 就直接被推到了人们可以看到的前台。社交网络包括早期的IM工具,后来的SNS,以及移动时代里的所谓两微(微博微信),等等。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手段,把人们那么近地连接在一起。时间上7*24小时,空间上跨越五湖四海。

各路商家也迅速卷入了进来。对于商业组织来说,哪里人多且出没频繁,哪里就是它们的战场。既然线上社交网络人头攒动,自然不能放过。人与商业组织,就此建立起了关系 无论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人们所效力的各种组织也卷入了进来,因为这是它们和自己员工最好的沟通手段。在基于社交网络的基础上,职业社交网路、企业社交工具,纷纷被发明了出来。

互联网从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就演化成了生活本身。

当原有的形态开始逐步被连接后,商业组织们开始开动脑筋,如何把原来本无连接的东西,让它们也连接起来。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互联网究竟连接了什么?

其实是:数据。只有数据才有可能被连接。有数据即连接,没数据创造数据,也要连接。

我的一个好友在做一个和医疗健康有关的创业公司,他有一次和我提到,为什么医疗行业不能按效果付费?比如说:吃了这种药,病好了,就付费。如果不好,就不要付费。我的看法是:其实有些病的未能治愈不一定是药物的问题,很可能是病人自己不改变自己的恶劣生活习惯造成的。这个时候,怎么办?

好友的回答很解答:现在不是有各种智能硬件吗?总有方法能测试到你的生活习惯是否在改变。如果没有,那对不起,我就不承担效果不好这个责任了。比如说你是抽烟一族,由于你不改变这种习惯,总有仪器会侦知你依然在摄入尼古丁,而这点通过传回来的数据,我总可以看得到。

他的回答给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借助各种硬件,把所有的一切连接起来,其本质就是:这种硬件的终极任务就是将非数据化的东西(比如说,习惯)数据化。而连接一切的前提就是:数据化。这应该是数字时代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核心。而互联网的连接,其内涵也就于此。

让一切都数据化起来。

越线上 越线下

数据是冰冷的。

六度理论说,你和某个人之间的关系只需要五个人介绍就可以建立起来。这话理论上是成立的,比如说我想认识习总书记,我可以通过我的学院院长到校长到教育部长这三位,就能抵达习总书记。

但问题在于,我的院长,我的校长,我的部长,他们肯吗?

很显然,六度理论只是一个 量 的计算,它并没有考虑到关系中的 质 的一面:关系有多好?

不要紧,社会网络分析里还有一些算法可以计算关系的质的一面。这件事从齐美尔的计量方法论以降,大名鼎鼎的Gestalt心理学派,再是历经著名的霍桑实验和扬基城研究,后来的米切尔提出了 密度、范围、强度、可达性、持久性、互惠性、频次 一系列计算指标,到了哈里森怀特手里,开创了社会学的一次革命。今天,无论是格兰诺维特(镶嵌),还是伯特(结构洞),还是林南(社会资本),都提供了一系列的计算方法。

但人和人的交流,依然存在很多 黑洞 无法数据化。同样的,人和人的关系,如果一切都数据化,会变得极其诡异以及让人不能适应。

一个 越线上越线下 的趋势出现了。即便有越来越多的工具让人们可以通过CMC(computer media computer)来进行沟通,但人们似乎越来越重视F2F(Face to Face)。CMC工具一方面提供了大量新关系建立的机会从而加大了F2F的需求,一方面,它也为F2F约会提供了凑时间凑地点的方便。而人在网上聊久了,始终会觉得,有些话,F2F说起来,效果更好。

F2F提供了CMC无法触及到的一个领域:非语言传播,包括肢体动作、面部动作等。传播学一个富媒体理论(rich media theory)说,CMC会放大负面情绪。因为CMC无法完成人们的表情动作的符号传播,而恰恰这一些,是微妙而又极为重要的符号。一部《在云端》的电影再现了这个理论场景,一位专门从事帮助公司裁员的人成天飞来飞去去安抚那些被裁者,后来他的公司为他配备了各种远程沟通工具,看似成本大幅降低,但是效果变得极差。因为CMC很难做到让他去拍拍垂头丧气的被裁者的肩膀以示鼓励,或拿出一张餐巾纸给嚎啕大哭的被裁者以示安慰。

线下的人际交流,是整个数字社会的一个 黑洞 :数据无法产生。不过,随着外部化节奏加快,一些数据同样能够产生。

所谓外部化,就是用数码设备替代原来的一些功能。麦克卢汉的名言说 媒介是人的延伸 ,大抵就是指人将自身的功能逐步外部化。放在桌上的PC、可移动的笔记本、基本随身携带的手机、就算是睡觉也有可能不拿下来的可穿戴设备、完全进入体内的可植入设备,这些可产生数据可传播数据的玩意儿,即将成为我们躯体的一部分。

当数据得以产生,连接便得以发生。

我们将真得进入 连接一切 的时代。

真的能连接一切?

这两天,见了几位在某互联网公司从业的朋友。他们工作很忙碌,朝九晚五这种事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过有一天,他们的上司忽然觉得他们实在太辛苦了,决定放整个部门一天假。

眼瞅着一个上午已经过去,这位上司忽然有一件事要安排。上司在工作群里喊了一声,没人搭理。又喊了一声,还是没人搭理。第三次喊,还是没人搭理。上司火了,打开微信,一个一个点过去喊,又打开电话,一个一个拨过去喊:为什么你们不响应?统统给我进公司!

于是,一天的假期大概只有半天得以是真正的假期。每个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其中一位朋友还和我说,有次度假去泰国,坐在摩的上都在用微信和公司其他人沟通。没法子,事情来了,你总得做不是?

紧急 不紧急

重要 重要且紧急 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 紧急不重要 不重要不紧急

上面这张图表,描绘的是如何处置各种事件的优先级排序方法。这张图表非常有名,而且道理浅显易懂:当然是处理最重要且紧急的事优先,然后紧急不重要,然后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必然是最后一个次序。

但问题来了,什么叫重要且紧急?站在谁的立场上判定重要且紧急?一个人作为个人的立场,是不是和ta所效劳的组织的立场完全一致?当一名员工在休假的时候,公司里重要且紧急的事,是不是也是ta重要且紧急的事?而ta一同外出的亲朋们彼时发生的事,对ta来说,是不是重要且紧急?

其实,没有答案。当连接没有产生时,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回答:不知道,自然无所谓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但一旦连接产生,事情就变得纠结起来。是的,连接能够让多个点得以沟通,但连接,无法解答 谁的立场 这个问题。

从商业上讲,我很看好企业社交软件。但从人的角度上讲,我觉得企业社交软件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用最有效率最发达的手段,让所有人都被结构化在一张以利润为最大目标的网络上。

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是很有争议的,但他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极有盛名。在黑格尔的指引下,马克思强化了 异化 这个词: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一手炮制了一张足以连接一切的网络,但我们都被牢牢地拴在了这张网络之上,片刻不得安宁。

连接,连接了一切,它能连接人成其为人的人性吗?

财经杂志 供稿

说明:

1、本博客文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可以自由转载,谢绝长微博形式转载;

2、转载时请注明本人大名,魏武挥,不是魏武辉,不要搞错。

3、转载时请保留此段: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

4、本人不接受商业文章(俗称软文)撰写的合作,不要再询问我如何合作法。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上一篇:囧死业界大佬!来看看那些大一新生的“移动互联网观”下一篇:大神有啥大招能一举击败小米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