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刚刚开始,微信JS SDK发布,惊爆业内,HTML5产业好事连连。
JS SDK这个概念,其实微博和淘宝的开放平台很早前就有,包括手机QQ前段时间也推出了几个增强API,但都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巫之后终见大巫,这次微信开放的SDK,站在了另一个高度,web到底能有多强?
HTML5的逆袭
其实之前微信也是有一些JS API的,比如分享。但这次一股脑的开放了拍摄、录音、语音识别、二维码、地图、支付、分享、卡券等几十个API,这条消息不需宣传,瞬间就占满了HTML5从业者的朋友圈。
因为微信给所有做web开发的人打开一扇新窗户:使用js,你也可以调用各种强大的原生能力了!
客观的讲,微信的很多能力组件非常强,比如扫码,很多原生应用的扫码效果都不如微信。现在HTML5开发者瞬间成功逆袭,他们原本无法实现扫码,现在却能轻松的开发扫码应用,而且效果比很多原生应用都好(当然前提是你的web应用运行在微信的管理之下)。
首先受益的是微信内置的腾讯系App,比如大众点评、滴滴打车、京东购物等。
以前微信在钱包栏目下以很别扭的方式内嵌了滴滴打车的HTML5版本,那个版本的体验比滴滴的原生版本差太多,不能说话只能打字,没有地图看不到司机在哪。在体验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将就能用的版本出现在微信的钱包分类下,其实是微信的败笔。
但如今不同了,滴滴打车的微信版本,将拥有不输于其原生App的能力。而且不用下载App就可以秒开应用。
大众点评的受益就更大了,可不止是其微信内嵌版本的能力将大幅增强。因为使用场景的不同,滴滴在朋友间分享的只能是红包,离打车这个业务场景有点远;而大众点评在朋友间可以分享优惠或推荐商家,直接形成消费,通过关系链导流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2个月前HTML5定稿时,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提到过HTML5的一大优势就是打破App孤岛,直穿应用子页面。一张大众点评的优惠券,通过朋友分享,就可以通过点击分享内容直接到达这个商户的界面,进而直接购买,这点连大众点评的原生App也做不到。
微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web世界:能力和原生一样强,但在应用的获取、流量的转换上进一步领先于原生应用。
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各种公众号、微店全面升级支持微信JS SDK。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市占率最高的手机浏览器,是这个没有地址栏的微信。
浏览器的传统思维被突破
微信这个巴掌把浏览器厂商拍的不轻。但是浏览器厂商又很难还击,因为这挑战了他们的思维传统。
在HTML5规范制定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思维:web是开放的,地址栏和超链接可能带来任意恶意网页,所以我们不能把HTML5的能力做到太强,会引发安全问题。
微信给了这些人不同的答案。
1、首先微信开放的能力没有涉及过于隐私的API,比如个人敏感信息或好友关系,当然这个估计永远也不会开放。
2、最关键的是,所有使用微信JS SDK的网站,都必须实名到微信认证、缴费。它采取了类似Apple App Store的策略,由系统运营方来保障用户的安全。
这个由微信构建的新web世界,不再开放,由微信所管理,他根本就没有地址栏,所有能使用微信增强能力的网页都是经过认证权限的。
其实HTML5强化这个领域已经发展多年,也已经有了行业规范,HTML5 Plus.org,微信此次把这些标准都抛在一边,就是一心建设自己的生态系统。
除了管理模式不同,微信的设计体现了他对于用户体验的不同理解。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可一点,在手机浏览器里输入url是一个体验比较糟的事情,但是浏览器厂商却一直墨守成规。我们来解构下微信的设计。
在微信里,既然没有地址栏,那么如何到达一个web应用,它有几个web入口?
答案是5个: 消息内容里的超链接;公众号的文章;朋友圈;扫一扫;预置入口的web应用,如钱包、购物等栏目
这5个入口里,没有传统的地址栏,甚至也没有搜索。
Web初生时,人们获取web信息是主动式的,通过地址栏访问网站,网站太多后开始使用搜索引擎。Google的page rank算法告诉网民,被链接的网页越多,这个网页的价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