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体来说,O2O本地服务还是一个风口,如果你在这个里面束手束脚,你为了短期的利益不做长远的事情,其实是作为一个CEO是不称职的,我要做的是确保5年、10年的成功,而不是短期内的利润和股价。
本报记者 纪佳鹏 北京报道
58同城最近的并购动作很多。在2.67亿美元并购了安居客之后,又在近期宣布了参与装修网站土巴兔的C轮融资,除3400万美元外,58同城还将投入数千万美元的广告资源及战略性合作资源。
加上去年以来投资e代驾,收购魅力91、驾校一点通等公司,58同城已经从一个本地生活信息平台,扩张到一个在房产、汽车、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的O2O公司。
这么多投资并购和布局,58同城并不是在转型,我们只不过扩大了边界。 58同城CEO姚劲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将信息类的模式做到极致之后,基于这个分类信息平台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各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切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诸多的投资并购动作,让58同城在人才、管理、运营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近期58同城也宣布,架构从原本按照职能划分,转变为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事业群模式。姚劲波对记者表示,58同城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团队,只不过打了几场胜仗以后,各个级别的人都成长了。
姚劲波坦陈,2015年58同城将会亏损2亿美元,继续扩张版图,让用户可以在58感受到跟别的平台不太一样的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和58的资源支持,帮助创业者一起搭建一个新的生态。
58的并购思维
《21世纪》:58同城一口气做了这么多大收购,为什么选择这些标的?你们的并购逻辑是什么?
姚劲波:本地生活信息服务是58同城的业务基石,我们把这种信息类的模式做到了极致,目前58的发展方向是从信息模式扩张到本地生活领域的一些非信息类模式,我们投资的公司其实都是在信息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升级。58上有3亿用户,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用户偏好,所以这种数据对投资很有指导意义。
在这样的数据支撑下,我们投的领域都会是增长比较快的,同时58同城也能帮上忙的,比如58的流量、商户的规模都会来帮助我们被投的企业。反过来被投企业的数据、服务,将来也可以用某种方式整合到58的平台上来。
当我们投了足够多的企业以后,用户可以在58感受到跟别的平台不太一样的服务,这就是一个大的逻辑。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和58的资源支持,帮助创业者一起搭建一个新的生态。
《21世纪》:近两年有一个趋势,就是投资和并购越来越贵,一个创立不久的公司可能估值都很高。你遇上这个问题吗?你们怎么给投资并购标的做一个合理的估值?
姚劲波:一方面,估值是由市场决定;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判断,我们知道这个行业规模有多大,用户有多少需求。
事实上我们不是特别愿意出高价的人,但是创业者往往愿意在同等条件,甚至在差一点的条件下都愿意拿我们的钱。这是因为我们对行业的理解应该比一般的基金更加深入,很多时候,能够比其他基金先看到某个机会。另一个优势,创业者更愿意拿我们的钱,不管是土巴兔还是其他的投资项目,都有很多基金跟我们抢,但创业者愿意接受58的投资,是因为58很理解他们,很支持他们的方向。我们能够给到的资源支持,他们也很看重,58这个品牌本身对外宣传也会更有利。除了钱和流量,创业者在每一步怎么打广告,怎么样做线下,怎么样开分公司,每一步我们都能给他很多实实在在的指导。
《21世纪》:58的投资并购,都是怎么决策的?
姚劲波:我们投资部门现在差不多有十来个人,我们有做分析的部门,有我们各业务事业群的部门,事业群会将觉得好的项目递交给投资部。业务部门会告诉投资部,你要能投这个企业,那我就不和他竞争了,马上 和亲 ;如果不投,那我们就自己做。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所以,除了这个投资部门以外,我们的业务部门是我们投资的并购的标的重要来源。
另外一个来源,现在58在投资领域,至少在O2O本地服务这个圈子里面投资,也比较有名气。最活跃的几家公司,比如说红杉、经纬,都是和我们多次合作。所以这种信任的关系建立起来了,可能他们看到一些企业,也会推荐给我们。他们认为,我们能给创业者的一些帮助可能是他们给不了的,比如说流量或者一些管理方面的指导等等。因此同样条件下他会跟创业者说,你选我们的基金投资可能资金多一点,但是你不如选58,所以我们做投资还是蛮有优势的。
今年预亏2亿美元
《21世纪》:你们投资并购的公司,在业务等方面是否都必须与58有协同作用?
姚劲波:如果是58收购的业务,肯定是加强我们的平台属性的。比如说我们收了驾校一点通,驾校一点通就是一个用户量巨大的app,它在app store上的排名,经常能够超过我们的其他主要竞品。所以它的用户量巨大,而且我们相信比如说将来每个人都要学车,所以这是一个新的用户的来源,所以这种我们会倾向于收购。而58投资的公司,一般都是纯用户的、纯产品的,58会为他们输出资源。我们针对能够增强58平台属性的公司我们会倾向于收购,58能够给到支持和帮助的公司我们会选择投资。
《21世纪》:58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净利跌了七成,投资者对你有没有一些压力?
姚劲波:58的投资者其实是比较优秀的投资者,我们大的投资者数量不多,可以做到和他们一对一地沟通,你甚至可以跟他专门见个面,并且他们都知道58在干什么。
也就是说不会因为财报有些数据不好看,58的股价就剧烈波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说了,2015年我们要亏很多钱,可能要亏2亿美金,这些我都直接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说的。
如果市场有投资机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情,那我不在乎连续三年亏2亿美金,我相信即使我们这么做,58的股价还是会基本上稳定,波动不会太大,这是由我们的股东结构决定的,他们都是比较看长远发展的。如果说58的目标是5年以后成为生活服务领域里的第一,那我现在全力做的是对5年、10年那个目标有规划,而不是短期内是亏损还是盈利。
现在整体来说,O2O本地服务还是一个风口,如果你在这个里面束手束脚,你为了短期的利益不做长远的事情,其实是作为一个CEO是不称职的,我要做的是确保5年、10年的成功,而不是短期内的利润和股价。
《21世纪》:今年预计要亏损2亿,怎么亏损法?
姚劲波:58到家亏1亿美金,其实未必都够。因为现在这个领域的其他竞争对手,每年亏好几十亿,所以你必须把这个数字全放在这,团队才敢去做事情。至少我已经告诉资本市场了,要花这个钱,不是说最后出现突然的亏损。
扩张的逻辑
《21世纪》:58切入了这么多垂直细分领域,摊子铺得这么大,你怎么在每个领域跟不同的对手竞争?
姚劲波:这六个领域我不是从零基础进来的,肯定是我在这边有优势。你比如说我进入汽车领域,因为我是汽车里面二手车第一;我进金融,我是为了服务58的客户和用户,所以说我进来的话,我可能就是最独特的,我并不是在打战争,而是在服务58整个生态。
最近我们也进行了架构调整。原来58的架构是按照职责划分的,销售、市场、研发,这么划分的。现在就是按事业群划分的,直接把职责拎到了每个事业部。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很有潜力的领域,原来这些都是不汇报给我的,都是在某个人下面,然后他下面有好几个创业的业务,我认为这种结构不能确保创新的业务获得足够的重视,公司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面向未来,能够让现在业务有足够的空间。
所以其实我们是把大量的收入任务全部甩在了一两个人名下,比如我们的房产跟分类信息,可能承担公司大部分收入的任务,另外可能它因为这个调整,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关注,在更高的级别上面来做创新。
当有一天,58的分类信息业务会放缓的时候,另外的五个部门,能够补上去,我希望这个公司永远十年、二十年,可以以目前的速度增长下去,所以我们始终要投资未来,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敢亏损的最终原因。
我压根就不考虑这一两年会怎么样?这两三年会怎么样?我要的是五年、十年以后,我们成为一个本地服务领域最大的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信赖的平台。
《21世纪》:58对投资并购的企业怎么进行整合?
姚劲波:小的团队我们是直接并进来了,一般进来的话,创业者还是感觉比较新奇的,这边的管理氛围,整个做事情的方法、文化,都会是他们小团队融进来都是一种提升的过程。
最近比较大整合的就是安居客,确实是比较花精力的,这种整合就是我们必须亲自参与,我会在那边待一些时间。作为一个并购的企业,团队或许会怀疑和有不好的假定,但是一旦这个信任建立了,我觉得后面的事情都会比较顺畅。
整合安居客不是把他们放进来这么简单,而是要一起探索出一条路,毕竟这个级别的并购整合我们确实是第一次做。一旦我们能够整合好,这种规模我们也能整合,那58的发展可能会多一条路,我们会继续再做。
我们不但不会裁员,而且还会加人,因为安居客是一个节奏比较稳的公司,尤其过去两三年,相对比较低调比较稳,而我们是一部跑车,恨不得把油门踩爆了的跑车,我们要把它带到这个跑道上来。
《21世纪》:接下来58还会有安居客这种级别的并购吗?
姚劲波:这个难说,这种并购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行的。这次并购,天时是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好,市场发展一旦好,不要说我们2.67亿美金,就是再翻五倍也未必能够并购安居客。地利,58相对来说在中小城市更有优势,而安居客在大城市更有优势,58的房产业务更偏租房,他们更偏向于二手房。人和就是恰好,就是我跟梁伟平聊得比较好,他也正好有新的想法,所以达成了。
我觉得要碰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还是不容易,也许我们想做,我们想并某个企业就能并的,比如人家的要价很贵,创始人有其他想法等等。(编辑 卢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