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监管机构对申请人要进行亲访、亲签、亲核的“三亲”监管要求,尽管中信银行所酝酿的虚拟信用卡采取了包括调低信用卡额度、引入保险公司等方...
【砍柴网推荐】在传统的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监管机构对申请人要进行亲访、亲签、亲核的 三亲 监管要求,尽管中信银行所酝酿的虚拟信用卡采取了包括调低信用卡额度、引入保险公司等方式尽量降低监管风险,但明显不符合央行的监管要求。
昨天,央行官员称,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原因,主要是从客户支付安全角度出发,央行会从风险角度统一评估这两个产品,现在只是让相关机构履行报告义务,根据上报材料再做进一步研究。何时能恢复这两项业务尚不能确定。
今天,看《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不只是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央行即将拿出新的杀手锏 《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其中《管理办法》)意见稿中显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这简直就是将互联网金融扼杀在襁褓中的节奏,如此低的转账金额聊胜如无,真看不出还有多大的用处。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更显示, 本周周初,我们的公司负责人(互联网金融)在北京和央行领导对此征求意见稿进行沟通,据说争得面红耳赤,就差拍桌子了。
这些信息已经在暗示着,央行为什么要如此严管互联网金融,理由仅仅是为了所谓的 安全 吗?这种 就差拍桌子了 的激烈利益之争,恐怕真不是我们局外人所能想象的那么简单。
毕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流了大量的银行存款,虚拟信用卡将架空银联,已经不能说是动了银行和银联的奶酪,而是要断了银行和银联的财路,端了他们的饭碗。
而银行与银联虽有利益之争,仍然同穿一条裤子,在互联网金融面前,他们是一对难兄难弟,这个时候抱团奋起反抗是必然的。
如何反抗?用技术?靠竞争?靠大数据?靠渠道?都不占优势,一是靠联合起来反击,譬如就在本周传出,三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不接受各自分行与余额宝旗下天弘基金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二是抱监管部门的大腿,靠监管部门出杀手锏,将互联网金融扼杀在襁褓中。
然而,互联网金融会不会被扼杀在襁褓中呢?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虽然互联网金融会被无情的蹂躏,但绝不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史大势,原因有这么几点。
1.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理由不充分。金融安全固然重要,但金融本身就是做风险生意的,事物是变化不断的,金融安全无处不在,用刻舟求剑的思维来监管,本身就是不安全,甚至可能酿造最大的金融危机。
2.不让孩子走路,这叫做为了孩子的安全吗?孩子不是天生会走路的,而孩子学走路是不安全的,是不是为了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走路?答案是否定的。同样的道理,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谨慎没有错,但是不能让互联网金融不走路。譬如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不让其尝试,怎么就知道其不安全?更何况,腾讯、阿里、中信的产品,是经过了长久的设计试验,虚拟信用卡的授信额度低,有实名用户群和信用数据为基础,又有保险公司参与,风险管理问题已非主要问题。如果不是背后的利益作崇,就让互联网金融 走两步看看 ,行么?
3.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或者说,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需要与之匹配的新金融形式。打压互联网金融就等于打压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这与国家提倡建立创新型国家背道而驰,是以腐朽落后压制先进创新,而这几乎就没有过成功范例,这种人为的压制只会造成更大的反弹。
4.世界已经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人们已经尝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便捷和好处,再回头去忍受传统金融的不便和粗蛮怎么可能。譬如人们已经尝到了余额宝高于十倍、二十倍活期存款的好处,他们怎么可能还会忍受负利率的活期存款?这就好比猿进化成了人,再让人退回去做猿,可能吗?
5.传统银行、银联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作为监管者,央行只需要做公正的裁判,而不是为了保护某一方的利益而将另一方扼杀掉。在做了公正裁判的基础上,市场竞争让消费者去选择,绝不能因为 沾亲带故 的关系,出手相帮,出手相毁,这样做最后中会毁掉政府的公信长城,相信央行没有胆量这样一意孤行下去。
综上分析,央行不会也不可能将互联网金融扼杀在襁褓中,虽然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们被几个草莽打翻在地,颜面全无,但其实打翻他们的不是草莽,而是慢慢消失的垄断,连央行出手帮忙都难以挽回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