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编辑想转行产品经理:要熬过这四坎

字号+作者:鼎读财经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21-12-07 08:47:18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媒体工作需要捕捉阅读的共性,即“大家都爱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忽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由于阅读的共性并不难掌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判断上的主观倾向,即'...

媒体工作需要捕捉阅读的共性,即“大家都爱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忽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由于阅读的共性并不难掌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判断上的主观倾向,即“我推荐给...

当初入行的时候只是为了顺利的找到一个工作,编辑这行并非擅长和热爱。想转行产品经理,但已被困在目前的岗位上,又无相关工作经验,该怎样做呢?

本人当初和很多人的困惑非常相似,经 高人 指点,现转型为某知名门户非知名产品经理一枚, 以下是 高人 的文章,当初感觉获益良多,现与你分享:

编辑转产品的成功概率却是不高的,就我的经验来看,存在四个障碍。

1、傲慢

媒体工作需要捕捉阅读的共性,即 大家都爱看的内容 ,相对来说比较忽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由于阅读的共性并不难掌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判断上的主观倾向,即 我推荐给你的就是好的 ,对自己的构想过分自信而验证不足,尤其轻视观点不同的用户声音,觉得那是少数派,或是不智之言,不值得看重。

这种思维模式在产品工作中是非常危险的。媒体阅读本身是一个轻交互的用户行为,变数相对较少,重视感染力而不是个性化,但到了更复杂的应用情景,个性化的倾向会指数级增加。换句话说,当你自信代表了大多数人的产品需求、产品习惯的时候,也有可能你才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派,必须通过专业的需求调研来验证其结果。然而在媒体工作中,研究需求与竞品的时间往往不超过5%,转型后也积重难返。

我的许多媒体同行,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职员,在谈论产品的时候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总想拿点什么东西出来吓用户一跳。这还是做报道,做专题的思路,强调自己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然而这些判断并不是建立在市场分析之上的,既没有丰富的数据支撑,更没有大量的一手用户案例论证,就是一拍脑袋,蹦个灵感出来。因为我了不起,我敏锐我深刻,所以我的见闻一定有代表性,想法一定比别人好。下意识里排斥细致扎实的需求调研,觉得那是体力活,靠自己的头脑就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2、逻辑

媒体有媒体的逻辑,产品有产品的逻辑,后者更接近技术逻辑。媒体逻辑往往强调,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有说服力的;而产品逻辑则会考虑,这个设计会引发一系列什么样的后果。或者更形象点解释,媒体逻辑是就事论事的逻辑,把这个观点讲圆,讲通就可以了。产品逻辑却重视牵一发而动全身,将观点放到一整个产品生态环境中去,考虑和它关联的数十个产品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不同用户情景引发的多个分支路径。

两种逻辑并无高下之分,只是转来换去,殊为不易。从媒体转产品工作的话,单单是理解每个产品生态环境中包含的无数产品点,就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比起抓重点,抓共性的媒体工作,真是头痛欲裂。

3、浪漫

好的媒体人都有点浪漫情结,这是好事,衍生出更多的创造力与激情。但把浪漫情怀带到产品工作中去就变成了坏事。产品项目更接近工程项目,讲究务实性,讲究严密论证。可是人一浪漫起来啊,就容易自己感动自己,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

记得4年前,内容部门发起了一个超恐怖的产品项目,一听就傻眼了,人Google都没能做好。我含蓄地表达了对可行性的质疑,同僚淡然答道: 不要畏难,这个事情是很有价值的。 语气类似于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此后来来回回断断续续折腾了一年多,产品还是一点可用性都没有,只好放弃。

同样是4年前,一位媒体同僚跟我感慨说,咱们有幸生在这个互联网勃起的大时代,天下英雄出我辈。四手相握,热血沸腾。后来我转型产品,他一直在做媒体,我们都折腾了不少产品项目,越浪漫的死得越惨。在不断的挫折中才发现,缺乏实证态度,高呼革命口号的浪漫实乃一剂毒药。你追求天翻地覆慨而慷么?最后头破血流创可贴。回忆起当初和他那一席对话,觉得自己荒唐得紧,浅薄得紧。

只是涉足产品领域一两年,一直浪漫,浪漫至死的媒体人,我也见过。败绩累累仍痴心不改。有次打交道的时候我曾跟他讲,你这构想,世界各国均无成功先例,并分析不能这么做的种种原因。随后得到回复,别人都做不出来,难道我也做不出来么?

另有一些媒体同僚,常问我这个项目能不能做,那个项目能不能做。答,必死,并解释各种原因。观其脸色不悦。再往下谈,他们并不能回击我的观点,只是傲然道,我们家大业大,难道就折腾不出来一点响动么?

你们行,你们就上嘛。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能预见执行中的关卡难点,而是用愿景与勇气去驱动的浪漫,哀哉。即便被捧上神坛的马云,在这个坑里也摔过不少跟头,一拍脑袋,高举高打又惨淡收场的事儿何止十件。相比起极少数成功案例,这些失败案例更值得分析,只是浪漫主义者不屑于去看罢了。BlingBling的市场传奇在灼烧着他们。

4、懒散

用懒散作为小标题,有点过了,但姑且这么叫。更准确的描述是,媒体人通常有智力上的优越感,并乐意做一些用智力来提高效率的事情。比如这事儿别人得做8小时,我3小时就完成了,又快又好,得意洋洋。

可惜产品工作中,不能用智力来提高效率的事情很多,又没法分给别人,自己只做 激烈的脑力活动 。结果就容易挑肥拣瘦,回避 粗活 ,最后事情只做一半,到处都是短板。方案既不严密可靠,实现上也是漏洞百出。

此外,产品工作的强度远远超过媒体工作,任务琐碎,加班量大,习惯了 又快又好 的媒体人自然难以接受,也不适应繁琐并且不停变动的任务编排 如同单线程与4线程之间的对比,难免手忙脚乱。尤其是8小时工作惯了的媒体主管,有几个能吃下来这苦头?

我自己做了5年多的媒体,又转型产品3年,直到转型的第二年,才算是真正转了过去,很不容易。以上的四个障碍,前三点感同身受,也深受其苦。这未必是媒体人独有的毛病,很多原生产品人也犯,但媒体人必定发作得特别厉害,治愈不易 我也不敢说已经完全纠正过来。故而同样从媒体成功转型产品的人凤毛麟角,反倒从视觉或技术角色转产品角色的成功率会高出许多。

即便如此,仍不断有老同事问我,从媒体转产品可以吗?怎么转比较好?

我叹了口气,告诉他们一些方法。

1、每天看20条以上的互联网新闻,并订阅三五个大更新量的互联网博客,逐条细看一个月。随后再订阅二三十个博客,有选择地精读,常年坚持风雨无阻。

2、浏览新闻一个月后,选择一个自己主攻的细分产品类型,比如空间、微博、问答、点评、团购、LBS等等,找到该领域国内的一两个领先者,国外的一两个领先者,泡进去玩。必须以纯粹的用户角色去泡,去交很多朋友。

3、对于自己选择的产品类型,建一张excel表格,找出十来个关注对象,把它们的产品点拆分开来,记录你的研究心得与版本动态。每周更新一次。

这样坚持做下来三个月,对于能不能转产品,该怎么转,自己心里大致也有个数了。哪有什么良师,掌握好的自学方法才是王道。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原文节选于本人2011年度工作总结,有部分借鉴内容,仅供参考,只为抛砖引玉:

关于转型

这是一次从网编到PM(产品经理)华丽丽的转型 增强的是逻辑和信心,褪去的是浮躁与懒散。

还记得刚刚接手产品工作的那几个月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整日像个没头苍蝇一样看到像是有用户体验相关知识的地方就往里撞,往往看到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聚集地如pmcaff、ucdchina或者各种QQ群,就想尽办法弄到邀请码或者申请入群,如饥似渴地将网站内的所有想看的文章阅览一遍,将群共享里的资料全下下来过一遍,一看到群里有人讨论哪个网站的设计就立马参与进去开始闹哄哄地头脑风暴式地讨论,生怕有什么值得知道的信息被错过。

现在想起来却发现这样的法子实在不算多好,囫囵吞枣地将所有看到的信息不加分辨地一概接收,难免在学习的初期取得错误的理解。后来用上了evernote,开始渐渐养成了整理知识的习惯,知识也慢慢沉淀了下来。这样执着或称疯狂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二三个月。我发现只有真正沉淀下来的知识才能称之为知识。

一句话总结:

收集、整理、沉淀的大量信息让我真正走进了PM的大门。 关于用户需求 用户是无理的,是否能真正了解用户需求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做好PM的基础学习之后我开始了面对海量用户需求和建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的需求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属于小众需求,但有的需求确实只能在一次次的筛选中才能分辨。以下就是我在用的一些筛选方法:

1. 反问思考法:提需求前我会首先反问自己,增加这个功能对产品来说有意义吗?不加对产品有什么损失吗?假如我自己半天都想不出来,那么就会考虑将他pass掉。例如:用户真的需要把所有的价格都列出来展示么。通过反问法问过自己之后果断的pass掉了增加所有电商需求。

2. 少就是多:只关注用户的核心需求(根据2/8法则可能只占用户需求的20%),把它做到完美、极致。例如 一座山如何放到一个碗里? 这个命题:一座山怎么可能放到一个碗里?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泥土吗?当然不需要,所以只要把钻石找出来放到碗里,把石头扔了!要那么多泥土干嘛!

3. 合理的组织:只关注核心功能,去掉不需要的功能,必要的功能将其缩小隐藏。例如:在比价的过程中用户其实只在乎价格,我们不需要告诉用户哪家电商可信,只需要在最明显的位置展示其最想要的购买入口。

4. 平衡产品的甜蜜点:功能的多少和用户体验有时会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功能和用户体验的其实存在着一种完美的动态平衡点叫做 甜蜜点 ,这个甜蜜点是个最佳状态,多加就多了,少加就不够。

一句话总结:把自己当做用户,用比想更重要。

关于沟通

这是个充满掠夺、自私自利的世界,所以少数表现的不自私、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便能得到极大益处,因为很少人会在这方面跟他竞争。

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即将到来的是愈来愈多的需求PK,此时沟通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读了很多关于沟通方面的书籍,总结后发现沟通方法的本质其实是 找到对象的根本需求并满足 。例如:和技术沟通时需求时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列出现有问题,可行性,前景分析等类目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在PK中做到有理可辨、有据可依。但其实更重要的准备其实是需要与其沟通 满足这项需求究竟能为他带来什么 。随后在实践中我运用了这些技巧,在第四季度的工作中,沟通不畅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解决。

一句话总结:沟通首先要引起对方的渴望,凡能做到的人,示人必与他一起,这种人用不寂寞。

关于做事:

我深知对于经验丰富的前辈来说,我只是个刚刚开始做产品小学生,我也深知自己的优势只有 年轻 ,年轻意味着经验不足,意味着资源不多,但同时也意味着有激情、精力旺盛,敢打敢拼。

于是我给自己在做事上指定的目标就是:任务不是完成就好,试试在高层预期之前完成,并主动思考是谁要这个东西,leader要这个东西是干嘛的,主动进一步思考并给出我的看法和分析。2011年前的我可能会说:我是这样想的,但时至今日我可以说:我是这么做的。做到比想到更重要,关于做事,优秀的执行力才是王道。

写在最后: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SO never ever give up.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上一篇:为什么说微软正带着Windows 10在歧路上狂奔?下一篇:手机QQ能帮陌生人社交去污名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