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腾讯在上海高调宣布入股大众点评,半年后,微生活在腾讯内部正式宣告死亡合并至大众点评。这看似关系不大的两件事,实际上意味着腾讯用了半年时间为自己的O2O业务瘦身...
年初腾讯在上海高调宣布入股大众点评,半年后,微生活在腾讯内部正式宣告死亡合并至大众点评。这看似关系不大的两件事,实际上意味着腾讯用了半年时间为自己的O2O业务瘦身,并随着微生活的彻底解体而完成。巴人从多位在微生活工作的员工得知了近期微生活的如下变动:
1、微生活在腾讯内部已经宣告死亡部分业务合并至大众点评,内部人士向巴人透露,腾讯微生活负责人耿志军的确已经转至微信支付团队。
2、未来,微生活的残余业务或将由大众点评及微信商业支持中心负责(该中心也同时兼顾微信支付的拓展工作)。
3、微生活的主要员工流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流向微信事业部大部分进了支付团队,其中少部分被腾讯其它部门消化,另一部分经大众点评内部人士确认,有相当产品技术团队流向了大众点评,其余则跳槽去了其它公司的O2O业务部门。
那么,微生活为什么会经历如此的变动,腾讯O2O业务布局目前又有怎样的变化?
1、腾讯历时半年为自身O2O业务瘦身
从2月中旬腾讯宣布入股大众点评开始,腾讯内部就已开始清理内部冗杂的O2O团队,主要逻辑是将做不了或不好做的业务放给参股的公司,这其中大众点评是主要的先头部队,后续还有高朋等。大众点评在半年内先是投资饿了么,并表示将会把外卖功能融入至微信中,之后入股阿里淘点点的死对头大嘴巴,以遏制阿里的O2O势头。而高朋则扛起了负责推广腾讯yeahwifi的大旗,其计划将在年内铺设数万个wifi热点,而最终目标则是构筑城市热点。
而在微生活也淡出腾讯O2O队伍之后,也彻底宣告腾讯的O2O业务瘦身完成,未来腾讯的O2O将集中在微信支付上发力,并借助大众点评的垂直流量获得更多价值。
2、核心原因在于腾讯缺乏线下基因
一位微生活内部员工对巴人表示,在他看来,微生活陨落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腾讯不具备线下基因,与腾讯拥有高质量的线上流量不同,微生活在开展线下业务时非常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找第三方来做,而现实是,这类第三方公司往往不是很靠谱,这类公司往往同时经营多个公司的线下项目,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效果就可想而知。而这也是微生活自身业务从一开始就一减再减的原因。
当然,该人士同时认为如果微生活继续做下去也是有希望的,放弃的逻辑是腾讯对于O2O思考的改变,一方面腾讯的确在线下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在线上腾讯很难引来更为精准的流量,由此就不如把资源开放给诸如大众点评这类的第三方公司。
3、大众点评未来将包揽腾讯的线下业务
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的目的其实非常明显,大众点评是除BAT外最有价值的O2O变量,占据了点评后腾讯则可稳住在O2O的优势地位。而另一方面,无论是从腾讯砍掉微生活来说,还是点评密集入股线下公司,都不难看出腾讯的线下业务正在向大众点评迁移。而微生活的部分员工已入驻大众点评,也不难看出,未来大众点评将承载腾讯更多的O2O业务。
4、微信支付将是腾讯O2O的利器
在微生活重组的过程中,另一个比较核心的关键在于原腾讯微生活的负责人耿志军转至微信支付团队,并将微生活的一些核心员工也带至微信支付团队。从年初腾讯注资嘀嘀并揭开在打车领域的支付大战,到入股点评后接入微信支付等一系列动作,不安看出对于腾讯对于支付领域的关注程度。
俏江南市场负责人赵锡刚此前曾对巴人表示,他非常看好巨头在支付领域的布局,因为从传统商家角度来讲如何选择商家的渠道有很多,但最后一个用户行为一定是支付,这一 刚性 的用户行为其中的价值要比其它领域布局有意义的多。
无论是腾讯对于微生活、点评的布局还是在电商领域的不断开刀,都不难看出,腾讯正在各条业务线上为自身减负。对于O2O业务,腾讯一直在内部本着的就是能做就自己做,不能做就放弃别人做的心态,腾讯yeahwifi负责人高朋副总张民瑕对巴人表示,yeahwifi本质上也是腾讯内部孵化的项目,未来是否成功也将看其自身发展如何。不难看出,腾讯对于旗下的多个业务均保持类似想法,而微生活从最早做会员卡到族中陨落,也不难看出线下基因不足家整体策略调整最终让这一业务未能如愿成长。
(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