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vine第一次上线了短视频分享;一时间,市场上兴起了大量短视频产品:微视、美拍、秒拍、拍酷、玩拍、微拍、GIF快手,以及带有短视频拍摄和分享功能的应用如Insta...
文/张钧泓
尽管出现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短视频却已如日之方中,兴盛到了极处。
在2013年,vine第一次上线了短视频分享;一时间,市场上兴起了大量短视频产品:微视、美拍、秒拍、拍酷、玩拍、微拍、GIF快手,以及带有短视频拍摄和分享功能的应用如Instagram、Yelp、新浪微博、人人等。
这种火热,似乎足以说明短视频时代的来临,然而争议也随之产生:究竟是视频社交,还是短视频媒体?以及,这种火热,会不会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业内者说:内容永远为王
从诞生之初,很多产品就开始进行分野,与背后依赖的平台紧密相关。
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秒拍高级副总裁雷涛对短视频的社交和媒体属性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这)本身就是两个平行的分支,一条社交媒体上传播性度高的短视频,必然兼具这俩方面的特性。
秒拍紧紧连接着微博,借着微博话题的不断营造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而其最新一轮完成的5000万美金融资,也是短视频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融资。
不少人认为,秒拍只是微博功能的延伸,因为视频社交被认为是下一个社交发展的阶段;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微博对于秒拍的投入只是不想让这个市场被其他平台所占据。对此,雷涛认为,微博是图文为主的社交,秒拍是视频,从用户观看的角度看两者并不存在竞争,但秒拍形成的社区是基于视频内容、且内容更有影响力;雷涛举例称, 冰桶 就是秒拍很好的一次事件。
在智能手机普及前,拍摄视频需要使用摄像机等工具;而在智能手机普及后,视频的拍摄已经简化许多,用户生成内容的硬件成本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则是协助用户生产内容、优化内容的工具,如美图秀秀旗下的视频工具美拍,通过滤镜、模板、工具等美化功能成为短视频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美拍的产品开发和运营都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出发,尽一切力量做到 效果简单化,操作简单化 。 美拍产品副总裁陈杰如此向网易科技阐述。
陈杰向网易科技坦言, 社交 离美拍还有很远的距离,美拍现在主要是把工具和内容模块完善,同时更多的在做教育用户的工作,让用户能习惯于勇视频记录生活,慢慢的形成习惯。
从美拍诞生到现在,微博阅读量已经突破372亿次,大大超过了微博上其他热门话题、热门综艺节目的总数量,持续有效的内容在传播上带来了巨大影响。互联网分析师郭静向网易科技表示, 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社交话题,短视频并不缺内容,而是缺少可持续能创造用户共鸣的内容。
在推广初期,秒拍、微视借鉴 微博大V 推广的方式;但对于平台方来说,当用户进入之后,内容的运营则更为关键。
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络电视,也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开始进行短视频的尝试;据了解,其在产品上定位以15秒新闻视频内容的聚合平台,平台现在产生的内容基本依靠新华社的资源,对于为何定位在15秒,CNC新华网络电视CEO杨越称 15秒是用户注意力的黄金时间 ;对于在短视频领域的尝试,她透露,新闻内容是新华社的优势,短视频符合现在用户的碎片时间,这样的结合就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端观看的需求。
短视频对内容的筛选,剪辑要求非常高。 杨越称,15秒想要构建的就是基于视频新闻内容聚合的平台,由于此版本缺少社交功能,内容的分享需借助社交平台,从新闻剥离出来的短视频新闻也是新华社等机构媒体进行新媒体尝试的升级。
争议:时长如何定?
短视频的拍摄制作趋于 小白化 ,用户关注的内容也呈现多元化;不过,对于内容的长短,业内外都有多种意见。
vine从推出之初一直坚持 6秒 短视频,而微视起初的 8秒 、秒拍的 10秒 、美拍的 10秒 、以及近期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络电视推出的 15秒 视频,让如何定义短视频的长短成为关注的焦点。
到目前为止,对于各家关注的时长问题上,业内尚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但从微视、秒拍、美拍等几大产品的发展上看,60秒或几分钟的视频拍摄使其内容上开始产生最直接的差别。
尽管呈现的效果以及产品的功能略显粗糙,但微信6.0版本上线视频拍摄分享功能,被不少人认为是在开始为用户普及短视频;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在微信6.0版本上线之后,腾讯旗下的微视将会被边缘化,但微视却在近期上线了5分钟拍摄的功能,进一步放大短视频的拍摄时长;微视负责运营的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 微视上线5分钟视频也是在为了满足用户观看的需求,而在5分钟的限定下,从内容生产者的情况看,空间与创造被进一步放大。
此后,在推出5分钟的视频拍摄下,微视聚集了一批短剧的内容的分享者,诸如优酷上很火的暴走漫画等团队都在微视推出了内容。相对应的,微信6.0版本上线小视频拍摄功能的初期,有大量用户使用了该功能,但越来越多的用户认为,微信6.0拍摄的视频,无论是时长、还是内容价值,都没有短视频独立产品那么鲜明;对此,易观分析师罗兰表示,微信推小视频更多是尝试,代表更长远的社交需求。
网易科技从这几大平台了解到,近期这些由 秒 级视频向较长时间视频拍摄的尝试,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都是在基于本身平台用户的调性下进行着。同时,从微视们早期依靠依靠名人效应推广、到目前内容生产者平台的集合,我们不难从这种改变中发现:微视频社交的背后对于内容生产者的关注度被放大。
微拍CEO胡震生向网易科技表示, 熟人和熟人之间的视频社交是低频的,实际是无法独立支撑起社交关系的,通过视频这个载体,更有效地来发现你感兴趣的人成为关键。 其言下之意,用户并不会为平台买单,而更关注内容生产者的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视频社交虽然先期能依靠平台养大,但是从长远来看,内容生产是维持其发展的重要途径。
胡震生认为,微拍在推出之初定位为 视频版的Instagram ,现阶段却成为美女自拍视频上传展示的发布平台,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在用户心里,美的东西必然有社交传播的需求,这与其最初的想法并不违背。
回归到关注内容生产者的本身,短视频拍摄没有成为现阶段社交的主要介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容产生后、很多用户的需求只是观看,当观看的需求被放大时,媒体的属性自然就被放大。
问题:短视频的爆发点到了么?
很多人把微信推出小视频功能作为视频爆发的节点,不过,数据方面得到反馈并不乐观。
易观监测数据显示,在第3季度的活跃用户数上,美拍为2128.9万人,微视活跃用户数584.27万人,相比较其他社交平台的数据,短视频产品并不是用户首选的平台,那么对于平台来说,爆发点真的来了么?
仍然有两个因素在制约。
1.流量之困
移动网络,流量制约依然还是短视频爆发的天然制约。 分析师罗兰强调,虽然现在套餐资费下调明显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看视频的选择依然还是在wifi环境下为主。
小影CEO韩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过去图片文字社交对于流量不是非常敏感,视频对于流量的要求过高,这是对于视频社交一个非常大的阻碍 。
对于移动网络的限制问题,雷涛则表示,在技术上,短视频对于流量要求已经下降明显,对于用户来说,短视频也可以满足用户对碎片时间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国用户已习惯于依赖wifi,未来一段时间内短视频的最主要网络环境依然是WiFi;对于移动网络而言,运营商是否有更多增值业务的支持将会成为未来短视频爆发的重要因素。
2.商业模式不成熟
尽管市场上早期大部分的短视频应用都是围绕Vine的模式、建立起一个类似Instagram或者微博的产品架构,各家对于竞争仍持乐观态度。
据雷涛称,目前只是在商业层面可能存在一些竞争,但是现在短视频的商业化并不成熟,竞争也并不明显。
陈杰也表示同样的观点,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社交平台,都是很大的市场,不同产品、平台期间有着不同的面向,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他更强调称, 微信小视频,是对用户习惯的普及 ,现阶段的短视频领域里,大家都在借社交平台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由此可见,短视频行业仍在等待着催化剂;这个承载着许多创业者梦想的行业,急需更多新的力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