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借疫情应对之机 推出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

字号+作者:fenxiangcaijing 来源:互联网 2020-02-06 08:07:08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也将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且意义更为广泛和深远。它不仅会在短期成为&ldq'...

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也将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且意义更为广泛和深远。它不仅会在短期成为“稳增长”的一个有力抓手,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长期守卫国人健康的堤坝。

  自今年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算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已超过二十天。不论在短期还是在中长期,这次疫情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短期影响可控、可对冲

  从短期来看,毋庸讳言,疫情将对今年第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宏观增长、企业经营、家庭收入与消费造成一定的负向冲击。尤其是对餐饮、旅游、住宿、零售、交通等服务业行业,以及制造业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会相对更大。但我们根据现有信息的模拟测算显示,总体的影响是可控且可对冲的。首先,在基准情形下,疫情可能导致一季度GDP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影响在二三季度将渐次衰减,预计全年对GDP增速的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其次,考虑到逆周期调控政策将有所加强,预计2020年实际经济增速仍可能接近6%。为应对此次疫情,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包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货币流动性投放、债务展期、以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在内的一系列总量及结构性政策措施。随着春节结束和天气转暖,去年底计划中的基建投资篮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很快就能体现出来。如果未来疫情进展超出预期,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空间都还是充足的,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很快就可以跟上。

  总体来看,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我们对照“十三五”规划的四大类目标和第一个“百年目标”进行逐一对标对表,发现除了极个别指标不及预期外(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即便考虑进疫情的负面影响,绝大部门指标仍然能够如期完成。

  疫情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将是高度结构性的:一是口罩、消毒液、肺炎治疗药物等少数与防疫直接相关的物品,由于短期内需求急剧上涨而供给难以跟上,容易出现价格上涨。甚至在个别地区和个别时段,出现短缺、抢购、有价无市的局面。二是蔬菜、水果、肉类等对物流依赖度较高的商品,由于物流受阻,尽管产能充足,但供给传导至需求面临困难,导致出现:一方面,消费者面对的菜价、肉价上涨,买菜买肉难;另一方面,生产者却面临库存积压,卖菜卖肉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养鸡户、养猪户可能由于销售难而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停产,导致中期内的供给下降和价格上升。事实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养鸡户、养猪户关停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三是对于大部分其他商品和服务而言,疫情对需求面的影响相对而言大于对供给面的影响。除医药之外大部分的工业品,以及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电影等大部分服务品,都属于这种情况,疫情会通过降低需求对这些商品价格会产生向下压力,这意味着结构性通缩仍可能持续。

  二、中长期建议推出“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

  在短期冲击可控、可对冲的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确也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的短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公共卫生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尽管短期内,疫情防控毫无疑问是当前的第一要务;但着眼于长期,如何补足这些短板、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则是这次疫情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为此,我们建议发展改革部门在统筹盘算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运作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具体而言,提出如下四点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

  我国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供给严重不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长期存在,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小于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8年,全国执业医师总人数为301.04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为21.5人。而根据WHO的统计,美国的这一数字为26人,日本为24人,欧洲国家多在30人以上。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新冠病毒疫情导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仍然是相对不足的。加之未来二十年老年人口数量会持续增加,全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仍将持续上升,因而对医生的需求会更大。

  此外,在总量供给不足的同时,质量不高和结构欠合理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质量方面,临床执业医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58.8%,且大量临床医师未接受过规范完整的住院医师培训。结构方面,一是全科医生供给严重不足,截止2018年全科医生人数为30.9万人,每万人拥有的全科医生仅为2.2人,距离2030年每万人拥有5名全科医生的愿景还很远。二是儿科、妇产科、精神科、护理、康复等专业人才供给短缺。三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以上城市,县城及乡镇医疗服务水平尤待提升。

  初步测算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还需再净增50-60万名职业医师。“十四五”期间,一是应增加高水平医学类院校的招生规模,优化供给;二是要采取多方面综合举措,留住人、用好人,防止医学类毕业生向其他行业流失。

  第二,扩大医疗及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设施投资。

  一是顺应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扩张之势,一方面增加政府在医疗资源上的公共投入,另一方面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医疗领域。双管齐下,增加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二是在各大中型城市应规划建设合理数量的分级、分标准的公共卫生防疫医院,与民防设施、石油储备库等一样,成为国家应急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平常时期作为他用,一旦有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暴发,确保能在很短时期内用于防疫治疗。

  从更广义的层面而言,医疗健康领域也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这是由经济规律和基本面因素决定的。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总消费支出增速。2014-2018年,医疗保健支出的平均增速为13.08%,而同期总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仅为8.47%。预计未来我国医疗保健需求将呈现快速扩张之势。

  除了老龄化因素之外,消费结构变化也是促进医疗需求快速增加的原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往往上升的更快。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医疗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2016年,中国医疗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为4.98%;与此同时,OECD国家的平均值为12.59%,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分比为11.54%、11.14%、10.93%和9.76%。我国医疗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不仅低于这些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未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医疗需求的增长速度会超过GDP增长速度和总消费的增长速度。

  第三,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和老年护理机构,加快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人口服务体系。

  未来我国老龄人口还会持续加快增加,导致养老服务和护理供给不足的短板将逐渐凸显。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约5000万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增加3400万人。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14亿人,为当前的1.6倍以上;7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92亿人,将近当前的2倍。

  第四,健全畜禽养殖卫生防疫、乡村垃圾处理等乡村环境治理体系,筑牢乡村公共卫生事业的第一道防线。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就逐步建立了以“赤脚医生”、“保健站”、“卫生院”为代表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长期以来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数亿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医疗服务,并有效遏制了天花、血吸虫病、结核病等疫情,一度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对象。但近年来,多方面原因导致乡村公共卫生体系不能跟上新时代的需要:

  一是乡村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由传统的一家一户散养的模式,发展为中小规模的专业户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以及万只以上的养鸡专业户大量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乡村。然而,相应的畜禽卫生防疫设施及体系仍然普遍缺乏。一遇雨雪天气,畜禽粪便、养殖残留垃圾流入农田、村社的景象屡见不鲜。近年来禽流感、猪瘟疫情多发易发的情况与此不无关系。

  二是塑料、电池、手机、家电等工业品大量进入农村,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的规模空前扩大。然而,直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仍采用直接焚烧或就地填埋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对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造成了不可低估的隐患。

  三、“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是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是守卫国人健康的堤坝

  一个国家在向现代化社会奋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迈过一道道坎,补齐一个个短板。犹记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沿岸人民和全国人民在抗洪救灾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汗水伴着泪水。在那之后,全国范围启动了一项加固堤坝、整顿“豆腐渣”,提高防洪抗洪基础设施可靠性和体制机制有效性的系统性工程。当时的这项社会工程让此后的国人长久受益。也需,这就是“多难兴邦”的真正含义。

  如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医疗与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也将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且意义更为广泛和深远。它不仅会在短期成为“稳增长”的一个有力抓手,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长期守卫国人健康的堤坝。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并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哈佛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研究员。)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相关文章
上一篇:纾困中小微企业 经济战“疫”固本筑基下一篇:中国资本市场如期开市、迈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