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巴西的冠狀病毒病例激增,以及德國的進一步爆發令全球衛生專家擔憂,但國際金融市場似乎並不太擔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在全球新增18.3萬例病例後,周日(6月21日)全球冠狀病毒病例出現了單日最大增幅。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圖,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世界銀行)
巴西新增感染者近5.5萬人,為報告病例最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美國周日報告的新增病例超過3.6萬例。世衛組織說,與此同時,印度新增感染病例超過1.5萬例。
(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圖,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世界銀行)
CNBC撰文稱,需要指出的是,新冠肺炎病例數量的增加可能是由於檢測的增加和更廣泛,以及數據收集方面的異常。WHO指出,舉例來說,巴西周日的新增病例激增,部分原因是三個州(巴伊亞州、裏約熱內盧de Janeiro州和聖保羅州)報告的組合數據滯後兩天。
不過,病例的激增似乎並不是一次性的。在美國,周五和周六都報告了3萬多例新冠病毒病例,南部、西部和中西部各州的感染病例不斷上升。
不過,全球市場似乎並沒有受到冠狀病毒病例上升的太大影響。美國股市周一開盤上漲,此前一周華爾街股市表現強勁。亞洲股市周一漲跌互現。歐洲股市開盤走低,但收複了早盤失地轉而上漲。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確診病例總數已接近900萬,死亡人數接近50萬,截至撰稿,報告死亡人數為468907人。
這些亞洲國家恐面臨二次爆發的高風險?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發了世界各國,特別是亞洲國家對第二波疫情的擔憂。一些亞洲國家在控制新冠肺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目前正在重新開放遭受重創的經濟。
一些亞洲國家已經放松了限制,恢複了某種程度的經濟活動。對此,專家點出亞洲幾個高風險國家,包括韓國、印度、日本等,認為各國政府雖然已有一定程度的防疫經驗,但挑戰仍舊存在,必須保持警惕,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其指出,他們的首都是感染病例最多的地方,部分原因是人口密集。中國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在北京爆發。自上周以來,至少報告了184例新病例。當局取消了數十架國內航班,禁止出境旅行,並實施了封鎖。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學會(APSCMI)會長Paul Ananth Tambyah指出,每天還有通報數百甚至數千確診,且一直有本土病例的國家,最有可能爆發第二波疫情,並點名目前疫情第4嚴重的印度,“盡管有人認為這是第一波疫情的尾端,但這些國家可能存在着多條沒被切斷的病毒傳播鏈”,而疫情排在國、巴西和俄羅斯之後。
此外,日本的疫情也讓外界擔憂,專家普遍認為有很高機率爆發第二波疫情,日本傳染症協會會長Kazuhiro Tateda表示,近期東京的確診案例,很多都和夜生活發達的地區有關,他也分析,夏季的傳播風險較低,預測可能在今年10月左右開始出現第2波疫情。
另外,韓國的確診人數也飆破1.2萬人,首爾大學兒童醫院退休教授Lee Hoan-jong認為,南韓放寬社交距離限制後,讓病毒傳播速度變得更快更廣,第二波疫情隨時會到來,若疫苗還沒出現,可能會有60%以上人口感染。韓國衛生當局警告,疫情可能持續到夏季,首爾及其他地區會有群聚感染發生的風險。
至於第2波疫情是否爆發?奧塔哥大學公共衛生教授Michael Baker表示,關鍵取決於各國政府的策略,像紐西蘭采取嚴謹的解封措施,所以沒有爆發新一波疫情,對照美國來看,雖然有封鎖的情況,病毒仍在蔓延。他也指出,戴口罩確實能降低傳播率,期盼透過各種方法降低疫情所帶來的傷害。
德國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率
就連被譽為新冠病毒防控典範的德國,周日的感染率R值也躍升至2.88。
受到密切關注的感染率R值是指一個感染者繼續感染的平均人數。德國目前的感染率R值意味着,100名感染者平均會感染288人。專家們希望將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以減緩病毒的擴散。
來自德國公共衛生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的數據是一個移動4天的平均值,反映了大約一兩個星期前的感染率。感染率R值“對病例數的短期變化(如個別疫情引起的變化)作出敏感反應。”這可能導致相對較大的波動,特別是在新病例總數很小的情況下。
該國感染率R值和新感染病例(周日新增687例)的的上升反映了在護理中心和養老院、在幾個不同的宗教團體和學校以及在肉類加工工廠的局部爆發,德國一肉聯廠的感染病例已超過1000例。
鑒於德國因其冠狀病毒戰略而受到稱讚,該國的數據令人警醒。它實施了早期接觸者追蹤,並成功地將死亡人數保持在低於其他國家的水平。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德國報告了8895例死亡,盡管有191272例確診病例——遠低於西歐同行的死亡率。例如,法國的病例數量也差不多,剛剛超過197000例,但死亡人數為29643人。
經濟問題
許多國家解除了封鎖期間對公眾和商業生活施加的一些限制後,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例數量出現上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警告稱,全球經濟將出現更嚴重的收縮,其4月份估計的收縮幅度為3%。
不過,經濟學家們正在密切關注全球數據,權衡它們對全球經濟複蘇的潛在影響。
“新感染病例的增加會不會迫使發達經濟體重新實施如此嚴厲和廣泛的封鎖,從而摧毀信心,破壞剛剛萌芽的經濟複蘇?在病毒開始重創歐洲四個月後,這仍然是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需要關注的關鍵風險,”貝倫伯格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