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媒体变革:仅仅换个平台只是温水煮青蛙

字号+作者:鼎读财经 来源:传媒观察 2021-12-07 08:47:18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当下有点资历的纸媒同行偶一见面,如果不把“走(人)转(岗)改(行)”的话题放上桌面大肆指点江山一番,似乎感觉会落后时代一拍。“纸媒困境”这个命题,不好轻'...

当下有点资历的纸媒同行偶一见面,如果不把“走(人)转(岗)改(行)”的话题放上桌面大肆指点江山一番,似乎感觉会落后时代一拍。“纸媒困境”这个命题,不好轻率地论其真伪性...

当下有点资历的纸媒同行偶一见面,如果不把 走(人)转(岗)改(行) 的话题放上桌面大肆指点江山一番,似乎感觉会落后时代一拍。 纸媒困境 这个命题,不好轻率地论其真伪性质。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两三年从纸媒出走互联网或自立门户的人数不胜数。

心态脱困是改变开端

报纸和杂志的生存环境受到互联网生态链的挤压,原有的 内容+广告 固定模式在增量减少的情况下,存量也眼看着逐年下降,单纯靠内容销售成为网络平台供货商的模式,也只是门户产生之后的一个衍生品,应该没有哪一家纸媒把这一模式当做支撑采编和运营的主力。

纸媒最大的利润来源依旧是广告,但是现在纸媒广告的反馈效果快速下降,这是最致命的问题。行内人抱怨收入十年如一日,领导层开始挥舞改革大旗,保住品牌,留住人才,重新起航。这一切似乎又都印证着,给纸媒脱困在现实层面上是个不可能回避掉的大手笔,并且这块试验田正在纸媒基础本就不错的北上广操作起来,未来几年这股脱困之风吹到内陆,差不多已成定数。

在这种前提下,我比较认同朱学东老师的观点,其实大可不必讳谈 纸媒困境 ,尽管在这个圈子里有的媒体仍旧混得风生水起 新京报不还年薪30万求贤深度记者吗?但说一点危机感也没有,也未必符合现实。

判断一个行业的状况,得从全局去加以观察,从中将优质媒体和劣质媒体区分开来,正如在比赛中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才能得到合乎平均水平的判断。

拿数据来说话也许最稳妥:2012年、2013年中国报业的广告实收额同比大幅度下滑15-20%,2014年第一季度同比大幅度下滑25%。而在2013年,互联网广告收入高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46.1%,仅落后电视广告收入(1101.1亿元)1.1亿元,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体。即便是在美国标杆性的报纸《纽约时报》,在过去一个财年第四季度中的净利指标有63%的大幅下降,只有6560万美元,而上一财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781亿美元。

顺便插一句,《纽约时报》从2008年左右就意识到 纸媒改革 刻不容缓,逐步拥抱数字化,在实施过付费墙、网络版超过20篇付费阅读和APP付费下载等一系列改革操作过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净利反弹过后,仍然没逃过这份难堪的财报。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媒体所经历的互联网时态比美国大约晚了6-8年左右 并且这个时间差正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点点缩短。而此刻晚点 迎来 《纽约时报》2008年时的改革话语号列车,看起来也正符合这个预判时间。

今天处在变革临界点上的纸媒,因行业不景气以致于从业人员出走,再一味强调理想主义未免过于奢侈,即便是新近宣布正式上线的澎湃新闻高调畅谈理想,也因背后有着政府投资和财团入股的几亿元资金,才能趾高气扬地多出其他同行好几个身位。

纸媒也是企业,企业就要遵照现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规则,而目前,90%纸媒都是极为不合格的 企业 。变革,只不过是在商业意义上一次大范围性的重新洗牌。

我曾听过一位名望甚高的调查报道大佬斥言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财大气粗的网媒往往看不上纸媒,而新闻报道和调查能力往往又不如纸媒。言语之外透露出来的尽是一股没落贵族气,似乎网媒是泥腿子上岸,乡巴佬进城。连门户网站都被安排在传统媒体位置上的今天,还习惯于穿上贵族华袍去把网媒当做暴发户形象审视的心态尤其古怪,况且近年来虽然网媒受限于自采新闻的牌照藩篱,但也放开胆识操作过一些较为不错的调查 如去年腾讯财经所做的三一中联同城冤家恩仇录系列报道。

由于新闻牌照的限制,网络媒体在时政新闻方面还遭遇掣肘,但由于其他领域的放开:比如财经、IT、体育等,类似于纸媒引以为傲的类型调查报道,现在网媒一样出色,而且更快,更全,手段和呈现方式更多样,不过网络信息的繁杂和真假莫辨在此也一并显现。

纸媒要踏出一条从来没有的改变之路,不妨先从这样的心态开始。换句话说,当纸媒决心真正进入互联网的内核中时,将自己归零重启,才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在这个新的传播领域里的规则及其制定者,已经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习惯的不可逆转的变异,导致了信息生产和输出方式不可逆转的革命。

新规则里的 被闯入者

与其说是纸媒迫切触网,不如说是原先的领地被新晋者闯入,从而必须身不由己地习得闯入者所制定的新领地规则。

早先触网的纸质媒体,皆是用一种附庸价值来看待网络传播,直接将电子版往网上一扔,希望复刻线下的 内容+广告 模式获取盈利,而实际上,自进入web2.0之后,整个网络传播的环境都呈现出了与以往线下模式完全不同的状态,无论是从信息的搜集、写作、传播还是阅读:交互式、去中心化和非线性成为其特有的性状。

拿今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踪为例,当各国军事力量疯狂搜索航班踪迹时,互联网上,也兴起了一场通过比特数据展开的搜索救援。美国 数字地球公司 (Didital Globe)公布疑似海域高清卫星图,全球的网民在网上对可疑物进行辨识并标记,而在此后数字地球公司将分析统计并把最为可疑坐标提供给搜救相关方。这样的信息搜集工作只可能在互联网时代完成,全民参与的信息供给、交互修正和补充的方式,完全迥异于原来的信息提供和审核方式。

在此其中,并没有任何一方成为牵头方或传播中心,而是以一种自组织的形态和交叉传播链的状态在进行信息搜集和传播,待组织临时目标达到 即信息搜集或传播完成,这样轻松跨空间的组织又如潮水般退去,机动灵活性和自我修正性都达到了高效的标准。即便在这次马航HM17乌克兰被击落的事件中,《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集合了13名记者,分别从华盛顿、纽约、莫斯科、乌克兰、荷兰等地方采访,从新闻专业性的角度上讲,后者PGC(专业生产内容)的模式肯定比前者UGC(用户生成内容)更加专业可靠,但若无庞大的经费支撑,这恐怕并非易事。当然得承认,UGC的生产模式在重要性失序和质量参差上依旧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互联网严重改变了原先通过纸质媒体所养成线性阅读习惯,你总会通过搜索或者超链跳入一个此前不为己知的新网页,从而中断了此前的阅读,就像看一部电影不断地在暂停、倒退重看、再暂停、再倒退重看 以此来完成对通篇文字的理解。

这导致调查长文和特稿往往不是大部分阅读者所喜欢 或者说能完整读完的报道体裁,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长了,而在完成一篇这样不断跳转的阅读又是费时费力的。这部分精力和时间宁远花在足够好的图片报道上,浏览的方式替代调查长文和特稿的精细阅读和思考。

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Jim Sollisch在专栏里写到:对于数字化信息的迷恋使多数人失去了阅读长篇文字的能力和机会,网络上普遍流传的心灵鸡汤性质的东西让人们习惯直接接受条款式的总结而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由此也不难想到,为什么《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会仰天长叹:Google正在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愚蠢和懒惰。

当然,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毕竟Google在普及知识的广度和传播性上尤为可观。另外,阅读长文的习惯,从纸面到电子屏幕,无非是一个承载介质的转变,一个短短的过程就行。但庞杂无序的过载信息将时间直接碎片化,争夺的是人们总额不变的时间,长文倘若无真正实效功用的价值,其传播性实质上会因此大打折扣。

于是, 轻阅读 顺理成章地成为在信息过载社会中为阅读者所能接纳的新概念。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预言的那样,未来的人类社会,无所不在的可视传播内容都会搭载在任何实物之上,桌子、饮料罐、甚至空气,但却可以由用户来自行定制或者取消。RSS订阅 包括现在所流行的微信推送,都只解决了部分问题,长文依旧是长文,只不过将原先的大众传播引入了分众之中。

在国外,这部分内容推送的赋值更多地交到了读者自己手中,譬如Circa、digg和Reddit等几个根据读者需求不同的新闻聚合类app产品,即便是深度阅读,依然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以此也可窥探到,前段时间风头正劲的 今日头条 获得重金投资,其实并非偶然。而多半纸媒从业者对其的征讨,无非是今日头条 并不生产水,却成为了这个大自然里受欢迎的搬运工 。

内容还在产生价值吗?

追问 今日头条 最大的声音,就和十年前门户网站初闯江湖之时遭遇到的棒喝差不离:完全不生产有价值的内容。

但,内容还在生产价值吗?

这个问题似乎完全没有否定的必要,尤其是在 内容为王 的坚守者观念里。但在纸媒从业者眼里,这里的王并不是自己,反而成为了他们眼中那些 内容偷窃者 的王,在自身的传播机制上,则陷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即便传播出去,那合着也是用自己的砖,码他人的长城。

我所加入的一些媒体从业者群里,每当有独家或者够劲爆的报道时都会由圈内人发现并转发到群里,但无一例外地都是来自那些 内容偷窃者 的渠道,而在他们眼中那些如获至宝的关键型报道,却未必能够对圈外的目标读者群产生至多影响和传播,顶多算得上是敝帚自珍,这样说起来未免有点尴尬。

无论在什么时候,内容依旧都在产生价值,无论载体如何,总有需要它们的阅读群体。但内容的价值,之前是通过内容打造品牌进而吸引订阅者和广告商,从而创造商业价值。互联网时代,内容的价值不能再这么玩,周期长,投入大,得不偿失。《纽约时报》在2013年所尝试的数字化专题《雪崩》集合了多媒体的报道模式,被视为当时《纽约时报》向数字化转型的旗帜性报道,通过媒体自身影响力的宣传,以及社交网站的交互传播,《雪崩》发布6天即获得了350万的页面访问量。但它的生产方式依然是高成本、长周期制作,并且因此而被吸引来的浏览者仍通过Twitter、Facebook社交网络渠道,即便流量漂亮,但那些闻风而来的观摩者也未必能全数留下,成为固定能转化为美元收入的付费用户。

同时,内容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张,而不仅局限于之前纸媒所能呈现的新闻和资讯。

目前看来,几十年前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 的预言正在实现,新闻和资讯只能成为讯息所组成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大到一块电影荧幕,小到一块智能手表,都能成为讯息输出终端,更不用说一个微博ID,一个微信公众号,一台配备自己rom的智能手机和一个无所不在的智能穿戴设备,利用虚拟社区的社交交互传播手段,在非标准化(也可以说成是个人定制化)的状态下进行点对点的讯息传播与接收。

内容外延的不断扩张也即意味着渠道占领的重要性,这回到了中国互联网初期的 用户圈地 策略。实质上,在网络传播的思维惯性上,圈定用户一直贯穿始终。好的内容当然会受到好的传播,只不过没能占领好的档口,再优质的传播链也只会出现在别人的家门前而非自己身上。

内容为王或许在纸媒变革的口号下会有新的诠释:内容生产是最终目的,还是作为一种扩展媒体渠道和影响力的手段?答案应该显而易见。直白点说,内容为王并不意味着内容不再重要,而是内容生产服务于渠道占领并在后期为之服务。要知道,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涵盖并打通整个信息服务系统,怎样将Reader转化为User,用什么样的实际功用性内容满足用户需求,最终以信息服务产品商的新身份亮相,才是需要好好思考的节点。

倘若玩法依旧不变,商业模式仍依靠 内容+广告 ,同志,那就不叫纸媒变革了,充其量是换了个姿势再来一遍的内容迁移。

1.鼎读财经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网友所投稿件只代表发稿人立场,如果内容或配图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发稿人或本站编辑3123658318@qq.com 进行删除。

上一篇:陈彤:这是产品为王的时代,主编要变成优秀的产品经理下一篇:拍完文章拍陈赫?揭秘娱乐圈“纪检委”风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