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宁明显感受到来自天猫、京东、易迅等电商的压力,迫切地寻求转型。不断寻求突破机遇,接连将触手伸到多个领域,但结果却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日,苏宁通过PPTV视频节目《亮剑818》发布 百日会战 总攻令,宣布将从8月份开始发起 百日会战 。看到这条消息,我 泪流满面 ,重点当然不是 百日会战 ,而是苏宁终于在花大价钱购买PPTV以后,总算真正用上了一次。事实上,近年来苏宁明显感受到来自天猫、京东、易迅等电商的压力,迫切地寻求转型。不断寻求突破机遇,接连将触手伸到多个领域,但结果却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7月底,苏宁发布2014上半年业绩快报,在2014年1~6月份,营收为511.60亿元,同比下降7.9%;净利润亏损7.49亿元,同比扩大。在我看来,苏宁之所以表现得不够给力,就因为其转型太过复杂,而且将其最核心的优势 线下实体店丢的一干二净。恶果就是苏宁的种种看起来高大上的转型举措,在与对手的竞争中一触即溃。
一、线下线上融合难破规则 渠道越来越仄狭
原本苏宁是一家传统的实体企业,但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之下,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被动反击只能坐以待毙,苏宁选择的是主动出击。为此,苏宁制定下雄伟目标。正像张近东说的那样, 苏宁转型应该能够成为中国所有传统企业、实体企业拥抱互联网的典范与标杆 。
而第一步,自然是从其最重要的优势和资源 线下实体店入手。苏宁线下实体店的18万员工、1600多家门店就在苏宁时不我待的紧迫心理中,开始快速改革。苏宁打的第一张牌就是施行 线上线下同价 战略,在此战略甫一发布时,诸多电商巨头都感受到危机,因为它们的优势就在于线上产品的高性价比。而苏宁不惜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线上线下同价,却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
但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苏宁原以为可以一炮打响的战略却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无数阻力。既有自身营收下滑、利润降低的问题,线上员工的反对(线下实体店的业务员还是颇为赞成),又有来自供应商的阻力,因为这样做会损害供应商的利益,毕竟地区价格差异早已有之,苏宁这样做是和整个供应链为敌。此外,还有来自其他电商巨头的竞争,在一线城市,如京东等更是凭借更优质的服务将苏宁压制的抬不起头。
苏宁没能让梦想中的 线上线下同价 坚持到最后,究其原因是国内市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单凭苏宁一己之力去挑战规则,难道之大无法想象,而且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但 线上线下同价 对苏宁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二十年积累的线下实体店优势被挥霍一空,在一线城市的优势丧失殆尽。而在二三线城市及乡镇渠道,苏宁原本并不重视,当地的经销商总代早就将渠道把控得非常严,苏宁现在再去抢市场已经无力回天。渠道越来越仄狭,苏宁的线下实体店优势荡然无存,由此苏宁越来越急于在开辟新领域来寻找突破口,最终波及到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导致业绩的不断下滑。
二、业务员负担沉重 线下体验差
线下实体店的表现之所以差,除了与苏宁制定的战略太过超前、宏大有关以外,业务员的负担骤然加重也是主要因素。在以往,苏宁业务员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向进店顾客推销商品,然后领工资、提成和奖金。但如今,苏宁在销售收入上进行双重考核。线下业务员人员通过引流方式在线上产生销售额也算在线下的业绩,虽然看起来是为业务员增加了收入,其实还有许多缺陷存在,让业务员的负担空前繁重,影响了大多数业务员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苏宁线下体验差也是一个避不开的现实,尤其是在转型以后更为明显。比如前一段苏宁大搞免费贴膜活动,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很多顾客的体验并不好。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成为投诉 重灾区 。这就透露出苏宁自身的考核制度出现问题,没有将顾客的体验感量化为考核内容。
此外,在苏宁的线下实体店中,年轻顾客的身影稀少。在80、90后群体已经成为消费主力的当下,年轻顾客少意味着未来前景堪忧。网购已经可以购买到包括家电在内的绝大部分商品,年轻顾客已经习惯于在天猫、京东购物,苏宁的品牌有点 老化 ,并不受年轻人的青睐。而且苏宁线下实体店并没有吸引年轻顾客的产品,基本都是中规中矩的产品,自然人气很低。相反的是,在京东等电商巨头页面上,都有诸多有创意产品的版块,年轻顾客蜂拥而至。
三、 千面侠 不好当 苏宁投机心理难成大气
可惜的是,苏宁并未意识到线下实体店对其真正的意义所在,没有重整旗鼓,凭借实体店依然还残存的优势去打翻身仗,而是去做 千面侠 不断开辟新业务,不断进入新的领域。除了收购PPTV这被业界所熟知的事情以外,仅在2014年,苏宁的动作就让人眼花缭乱。1月份,苏宁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3月17日,苏宁将其虚拟运营商品牌命名 苏宁互联 ,进军移动转售业务;5月16日,苏宁推出手机免费贴膜活动;6月11日,苏宁上线试运营苏宁运动户外频道;7月8日,苏宁正式进入众包领域,并制定2015年众包业务销售收入250亿元的目标
苏宁在一系列的动作中,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自己的轨道。最核心的线下实体店业务已经被其抛掷一旁,反而舍本逐末地去追逐各个看起来火热,实则凶险难测的新兴领域。与此同时,还与多个不同领域的对手开战,让自己身心俱疲。原本踏踏实实走传统企业路线的苏宁,走上一条充满投机心理的发展路线,让人唏嘘不已。苏宁的转型已经迷失在复杂的业务中,即使想重新回头,也已经积重难返,只能硬撑着走下去。只是未来,未必像苏宁想象的那样美好。(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众号:kejxfx